1923年冬天毕业后到北京,见到陕西籍共党人李子洲、魏野畴,192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回到安定,办民团并任团总。利用民团团总身份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和领导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办土豪劣绅,被群众誉为“谢青天”。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
2007年,当地政府在保持故居原貌的基础上,对其排水系统和窑洞内部剥落部分进行了维修处理。
前院是南北朝向,谢子长的少年时期在这里度过。
上院又叫后院,东西朝向,主要为仓窑,1897年1月,谢子长就出生于上院。
谢子长17岁入学,发愤读书,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919年起,先后在西安省立第一中学、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读书。没有毕业就回故乡安定县创办小学。
谢子长出生的窑洞。
谢子长创办的枣树坪小学。
谢子长的家庭在当时的陕北算是一个小康农家。谢子长将军故居分3个院落,共有14孔窑洞。
谢子长故居的上院。
谢子长故居的上院和中院。
谢子长故居的中院。
谢子长故居前院的石磨。
谢子长将军的故居在今天以将军名字命名的子长县枣树坪村。
谢子长目睹陕西军阀横行霸道、鱼肉乡民的暴行,经常想弃笔从戎,以谋反抗。1922年秋,考入阎锡山开办的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
谢子长牺牲后,其家乡安定县改称子长县。人民政府在将军的故乡枣树坪修建了谢子长将军陵墓,与谢子长故居顺河相望,相距不过几百米。图为从谢子长故居眺望将军的陵墓。
这样的大孔窑洞,在当时也是比较好的了。
中院窑洞里的牲口槽。
中院又叫店院,也是东西朝向,是私塾。少年时谢子长在家牧羊、种地、念私塾。
子长县境内地下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埋藏浅,储量大。原油年产量达到106万吨。站在谢子长将军故居的院子里向南远眺,便可看到正在作业的采油机(图片左上)。
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市北部, 历史悠久,禹贡时属雍州之域,商末为翟地,春秋归白荻,战国属魏,秦朝时设阳周县,北魏改城平县,唐沿隋制,宋元宪宗二年设安定县,明清一直相沿。1935年苏维埃政权诞生分设赤源、秀延两县,1936年废赤源设安定,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为子长县,县城由安定镇迁至瓦窑堡镇。谢子长将军的故居紧挨着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