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青天”精神 建设小康子长——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

来源:《谢子长纪念文集》  作者:中共子长县委子长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2-09-22 10:57  阅读量:    字体【


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叶,有一个名字响彻西北高原、似雷霆万钧,胜千军万马,曾让百姓欢呼雀跃,让土豪劣绅闻风丧胆。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感召着整户整村的穷苦百姓走上革命道路;他是正义的化身,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他就是谢子长,老百姓称他为“谢青天”。现在的子长县就是1942年为纪念这位西北革命根据地、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谢子长将军而将安定县更名而来的。


矢志矢勇    奋斗不息


谢子长,名德元,字子长,号浩如,1897年1月19日出生于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枣树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家劳动,读冬学,后转入安定县城小学。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对劳苦群众充满了深厚的同情。1918年考入西安省立一中,翌年初转入榆林中学。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确立了改造社会的思想。1922年赴山西考入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1924.年回安定县办民团并任团总,为民撑腰,保护百姓。1925年赴北平,结识共产党人,并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伟大的革命历程。1925年底根据党组织安排,仍回安定担任民团团总。不久,打入井岳秀部石谦旅任连长,利用公开身份进行革命活动,建立党的特别支部。1927年2月,谢子长率部驻防安定,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宣传革命,召开地方行政会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根据省委指示,谢子长和唐澍、李象九、白乐亭等于1927年10月12日组织发动了清涧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举起了西北地区武装起义的第一面旗帜。

1928年5月,谢子长参与领导了渭华暴动,9月回陕北开展武装斗争,曾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先后去甘肃、宁夏进行兵运活动,培养党的武装。根据省委指示,1932年1月,陕北游击支队和南梁游击队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谢子长任总指挥。2月,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出任总指挥。这是在革命低潮时期,西北地区打出的第一面工农武装的旗帜,谓十子长先后两度任总指挥,也曾两次受“左”倾机会主义的无端指责和排挤,最后被送往上海中央局“受训”。1933年夏,受训结束后赴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与日伪军血战。1934年1月,以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的身份回到陕北,着手恢复、发展陕北游击队和陕北革命根据地。1934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谢子长兼任总指挥,接着兼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委,率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根据地发动的第一次“围剿”。8月26日,谢子长在清涧河口战斗中负伤,养伤期间仍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第一团。在党的领导下,以谢子长、刘志丹为首的一批老革命家统一了陕北、陕甘边两个革命根据地党和军队的领导工作,1935年2月5日,在安定县周家峻召开的联席会议上,谢子长又被推选为西北军委主席。2月21日,谢子长因伤势恶化,不幸逝世,终年38岁。谢子长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奋斗不息的一生。谢子长逝世后,西北红军仍以谢子长主席的名义发布布告和命令,他的名字让百姓心安,让敌人丧胆。


英雄业绩    辉耀千古


谢子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西北地区共产主义事业的先驱。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积极投身改革社会的洪流,兴教育,办民团,反官僚,惩恶霸,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是以身许国,矢志为民,开展农民运动,打击土豪黎民,斗劣绅扶贫弱;抓兵运工作,入虎穴而示丹心,履险境而冒白刃。他横戈跃马,驰骋高原,英勇善战,威震敌胆。他经历百折不回头,愈是艰难愈向前,屡仆屡起,愈挫愈奋,逆境中奋斗不息,危难时力挽狂澜,撑起了西北革命的红地蓝天。

谢子长是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在腥风血雨的大革命时期,他两举义旗,发动了清涧起义,参与领导了渭华起义,点亮了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明灯,引领着劳苦大众冲破黑暗统治,砸碎腐朽枷锁。他创建和领导了西北地区最早的两支红军游击队和红军部队。在西北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他毅然将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打出了红旗。在陕甘游击队最艰难的时期,他临危受命,复任总指挥,力挽狂澜,使部队发展壮大,为红二十六军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在陕北革命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他再度回陕,在陕北地区再次掀起了工农武装斗争热潮,仅仅两三个月时间,就新组建18支红军游击队,使陕北游击队发展到26支,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为建设一支正规红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武装斗争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开辟了西北地区最大的两块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由于军事斗争在革命活动中的特殊性,使谢子长在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建设中都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创建以南梁寺村原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他领导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亦称寺村原革命委员会),组织群众打土豪、分财产,开展游击战争,是陕甘边区建设地方革命政权的一次有益尝试,开创了西北地区红色政权建设的先河。在以安定为中心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了各县苏维埃政权,并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他要求部队每个同志都要学会打仗,学会宣传群众,学会建立政权。他把游击队员分成三五人的小组,分散到农村,组建赤卫军、贫农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使陕北革命局面大为改观。他是中国革命在西北地区的一面旗帜。面对迅猛发展的西北革命形势,他高瞻远瞩,敏锐地意识到,统一领导西北革命势在必行。因此,他于1934年9月5日给中央驻北方代表写信,提出:“领导关中、陕甘边、陕北、甘宁等地的实际工作里,需要中央派得力同志去组织西北代表团或组织西北工作委员会,领导西北全部工作。”他首先向中央北方局提出了统一陕北和陕甘边红色区域,建立统一的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议。并且写信请刘志丹北上,深入交谈陕北和陕甘边两地党和军队的统一领导问题。他们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党的政策策略、军事战略战术等方面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他虽然因伤重未能参加周家峻联席会议,但由于他在西北党和军队中的崇高威望,仍被推选为西北军委主席。他虽然未能亲眼目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大好形势,但他在两地党组织均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以西北军事特派员的身份做出的果断决策是无比英明的。正是他的这一正确决策,使陕北和陕甘边两地党和军队统一领导,粉碎了国民反动派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保留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惟一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长征提供了可靠的落脚点。这是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最为重大的贡献。

谢子长是深受西北人民爱戴和拥护的革命领袖。他组织了陕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安定农民运动。1927年2月21日,他主持召开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被推选为大会主席。他“整理地方”、“兴利除弊”,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农运骨干,发展农协会员’7200名,使安定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一切权力归农会”,斗争土豪劣绅和高利贷者,当众烧毁契约账簿,宣布欠债作废,贫苦农民扬眉吐气。他主持通过的《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组织大纲》及其《细则》和《农民协会章程》等三个文件,是一份救民于水火、追求平等、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历史性文献。安定农民运动使革命的火种深深植根在人民心里,为以后陕北革命斗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撑腰,百姓称他为“谢青天”。群众把求生存、闹翻身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共产党,始终跟着他,聚集在红旗下,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谢子长对人民极端热爱,关心人民疾苦,视人民如父母、如上苍。他在伤重转移途中仍把仅有的一床薄被留给了家徒四壁的贫苦农民续殿革,而他自己只留一件羊皮袄。他临终挂念的仍然是人民,他说:“就这样死了,对不起老百姓,我为他们做得事情太少了。”他心中只有人民,一生为了人民,是人民的领袖。谢子长德昭日月,功垂青史,堪称民族英雄,革命楷模。

谢子长英年早逝,是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他的丰功伟绩辉耀千古,革命精神万古常青。他是子长人民的骄子,是西北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精英。毛泽东先后三次为谢子长烈上题词,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毛泽东的题词为:“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并于1939年7月9¨亲笔为他撰写碑文。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为子长修建了陵园,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刘伯承、贺龙、彭真等分别题词。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子长陵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重修了子长陵。1988年扩建陵园,邓小平亲笔题写了“子长陵”园名。


秉承遗志   告慰英灵


革命战争年代,子长人民前仆后继,跟着谢子长闹革命,跟着共产党求解放,使这个当时仅有4万人口的小县就有6000多人参加了革命。谢子长一家就有26人投身革命,9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数千优秀的子长儿女为了亿万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献身沙场,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豪迈的壮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子长县有名可考的革命烈士就有2000多名,有9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将军,子长县成为陕西的“将军县”。在西北地区,参加革命人数之众,牺牲人数之多,再没有第二个县了。当年的瓦窑堡是西北革命根据地首府,因此,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在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将落脚点首选在这里,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指挥了东征战役。自此,这里被誉为“红都”,永载史册。

斯人已古,精神永存。红色土地孕育了刻骨铭心的红色故事,英雄事迹传承着回肠荡气的英雄精神。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对以谢子长将军为代表的革命先辈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对这片英雄而神圣的土地充满了特殊的感情,总有一种神圣的庄严感和历史的使命感从心底涌起。作为将军故里的后来人,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他那种挽狂澜于即倒、杖大厦于将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发扬他那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拼搏精神;弘扬他忠贞坦荡、任劳任怨、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品德;弘扬他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把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发展子长、建设子长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把先烈未竞的事业完成好,以告慰先烈英灵。

谢子长将军逝世70年来,子长人民在谢子长精神的鼓舞下,面对贫困不悲观,面对艰难不退缩,同当年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先辈一样,不断探索和实践兴县富民的伟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子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一减(减少农民负担)二增(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三推进(推进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实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走“依靠科技、扩能增效、多头并举、全面推进”的路子,大力提升油、煤骨干产业,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油、煤产业成为带动全县经济超常发展的龙头。石油工业通过聘请高级人才,推广高新采油技术,再造了一个新油田;煤炭工业围绕子长煤的特性,着力做好扩能和加工转化两篇大文章,先后建成了具有150万吨洗选能力的洗煤厂和100万吨铁路煤台。2004年生产原油24.2万吨,原煤150.2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00550万元。农业生产紧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狠抓科技兴农,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蔬菜大棚示范园和优质梨果示范场,引进优良品种试验推广,按照“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和“强棚菜、兴草畜、优果桑”的思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展蔬菜大棚10163座,种植优质牧草40万亩,新栽优质梨果l万亩,梨果面积达到11.9万亩,桑园面积发展到5万亩,成为全省优质酥梨、蚕桑基地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3.9%,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l%来自特色产业。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3444万元,财政总收入15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81万元,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子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神延铁路穿境而过,新修县乡沥青道路102.4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新修改造乡村道路467公里,道路里程达到1046公里,公路交通有了质的飞跃;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广播电视、通讯网络覆盖全县城乡;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44.43平方公里,退耕还林还草84.34万亩(其中林74.48万亩),治理程度和林草覆盖率由1998年的10.05%和6.16%t曾加到31.07%和27.18%;新修基本农田12.25万亩,为58村1.65万户6.7万人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依照城市总体规划,新建商住楼114栋,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县城面积由3.2平方公里扩展到8.7平方公里,县城人口接近10万,日供水能力达到2000吨,市政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日益齐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与时俱进   执政为民


今天,我们学习谢子长,就要坚持以民为本,心系群众,时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百姓门、知百姓情、解百姓忧,善待百姓,造福百姓,为百姓构建一个友善、安定的生活空间与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人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第一标准。在农村,不断改善水、电、路、田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牵线、指道、架桥。在城镇,拓改并举,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功能,强化服务,为居民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在三个层面大力实施“问计于民智,寻找富民新举措;融情于民心,凝聚富民新合力;建功于民愿,干出富民新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富民工程,提升“三级联创”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县直机关单位集中落实“民情调研制度”和“四联四送四帮”制度,联乡、联村、联户、联科技,致富带头人联到底;送科技、送文化、送医疗、送法律送到家;帮班子建设、帮党员队伍建设、帮阵地建设、帮办有影响的实事帮到位。乡镇党委突出“三抓五到户”,把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民情调研深入到户、优化产业落实到户、服务承诺兑现到户、增加收人体现到户。农村党支部扭住“三抓八个一”不放松,抓班子提高领导水平,抓党员提高带头能力,抓热点提高党的威信。

学习谢子长,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蹲下身子做一头牛,为民鞠躬尽瘁,撑起来做一把伞,为民遮风挡雨。弘扬正气,秉公办事,公正、公平地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让群众心平气顺,真正达到政通人和。要牢记“两个务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居安思危,求真务实,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执政能力。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干部学习,提高干部素质。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凭德才、凭政绩、凭民意用人,创新机制,推行公开选拔、一考双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任职试用和后备干部动态管理等制度,增强干部选拔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大力深化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树立软环境是资源的意识,大力整治投资环境,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严禁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着力营造诚实、敬业、友善的人文环境。

纪念谢子长,就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咬定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学习他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百折不回的顽强斗争精神,学习他胜不矜功、败不丧志的坚忍不拔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坚定信念,不骄不躁,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城市增容目标,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兴农富民,兴工强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全市经济强县步伐,早日建成文明富裕繁荣的新子长,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把一切献给人民的人,人民将永远纪念他们。”谢子长把一切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是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人。他的“青天”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矢志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子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永远激励着子长人民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奋勇向前,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来源:《谢子长纪念文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