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中委揭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4-13 16:37  阅读量:    字体【

(一)

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

这次大会是在经历了延安整风、确立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之后举行的一次党代会,整风后,毛泽东在全党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这届中央委员会的构成与这个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全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名单(按得票多少排列、得票相同的按姓氏笔划排列):

中央委员44名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祖涵、林彪、董必武、陈云、徐向前、关向应、陈潭秋、高岗、李富春、饶漱石、李立三、罗荣桓、康生、彭真、王若飞、张云逸、贺龙、陈毅、周恩来、刘伯承、郑位三、张闻天、蔡畅、邓小平、陆定一、曾山、叶剑英、聂荣臻、彭德怀、邓子恢、吴玉章、林枫、滕代远、张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谭震林、薄一波、陈绍禹、秦邦宪

候补中央委员33名

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黄克诚、王首道、黎玉、邓颖超、陈少敏、刘晓、谭政、程子华、刘长胜、粟裕、王震、宋任穷、张际春、乌兰夫、李葆华、王维舟、万毅、古大存、曾镜冰、陈郁、马明方、吕正操、罗瑞卿、刘子久、张宗逊、陈赓、王从吾、习仲勋、肖劲光、刘澜涛

这77名委员包括五大类:中央领导人,中直军直负责人,各大区负责人,各大区下辖二级区负责人,国统区负责人。

77名委员中有3/4是第一次进入中委(含候补中委,下同)。有1/4是前6届中委,他们是:第3届:毛泽东,第5届:李立三、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毛泽东、陈潭秋,第6届:关向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以下为六大后各次会议增补:)陈郁、陈云、朱德、陈潭秋、博古、刘少奇、王明、张闻天、康生、王稼祥、彭德怀、徐向前、李先念、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

(二)

在这份中委名单中,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六届四中全会后上台的教条主义代表人物,即所谓的28个半,由于延安整风的影响,这次地位普遍下降。原中共太上皇、共产国际书记处书记王明、原中共总书记博古分别排在中央委员的倒数第一、二位,王明的选票仅有321张,这还是毛泽东力保的结果,否则连中委都难进去;前任总书记洛甫结局是最好的,也仅排在26位;原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王稼祥最冤枉,对毛而言,他的功劳是最大的,几次在关键时刻扶助毛上位,但一般代表不了解情况,使他竟意外落选中委,最后在毛的极力推荐下才当选候补中委;原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原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则连候补中委都未进入。其实,杨尚昆一直表现都很好的,他从未参加过左倾教条主义者搞的那些宗派活动,是个很本分的人。凯丰虽然在遵义会议上很猖狂,但后来也表现很好,本已列入七届中委候选人名单,但伍修权在大会发言,揭露他在遵义会议上的表现,结果使他落选。原山东根据地最高领导人、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也是受教条主义牵连,与中央委员失之交臂,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在这份按得票多少排列的名单中,人们会很惊愕的发现两个重要人物票数特别低,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彭德怀。周恩来是我党资深领导人,当时为中央五大书记之一;彭德怀是八路军副总司令,1943年“三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时还排在中央第六位,而这次两人排名分别仅在23、33位,低得出乎意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原因是这样的:延安整风通常都认为是整教条主义,其实,整风是左右开弓,既批教条主义也批经验主义,周恩来就是所谓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因此在整风中受到批判,声望大大下降,导致选票大为减少。至于彭德怀,因为脾气不好,人缘一向很差。这次票少更有一个直接原因:七大之前,延安召开了一次华北问题座谈会,讨论八路军华北抗战问题。会上,彭德怀因为百团大战以及历史上与毛泽东的纠葛等原因遭到了几乎一边倒的批评,这极大影响了他的声望,以致于他的选票在十大元帅中竟列在最后一位。由于周彭以后依然位高权重,这段历史有意无意被淡化了,因而很多后人第一次看到这份名单时,都会感到惊讶。

教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不少,比如上面列举的那些,而经验主义代表人物除周恩来外还有谁呢?似乎没有明确人选。据苏联驻延安的联络员孙平后来说,经验主义者还有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等人,这是他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吧。其中刘伯承应该属于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兼有者。我个人认为应该还有一个陈毅,他在整风时也挨整了,这让他耿耿于怀许多年,直到文革时期的“二月逆流”还大发牢骚。此外,还有两个老资格领导人李维汉(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八七会议主持者)和邓发(原政治局候补委员),应该也属于经验主义者,这次也因此落选中委。

(三)

本届中委中,二、四方面军人数明显偏少,二方面军只有贺龙、关向应、王震3人当选。四方面军只有徐向前、郑位三、李先念、王维舟4人当选,其中郑位三还可算红25军代表,王维舟则实际上代表的四川,正宗的四方面军只有徐、李二人。

二方面军入选少是因为部队本身势力较弱,人数偏少,二军团里老资格的高级干部都被夏曦杀光了,新晋者资历太浅。六军团则是中央苏区的一只偏师,级别不高。军团长萧克倒是资历够格,但因在张国焘事件中他表现动摇,让他失票太多,结果没能进入中委。

四方面军完全是受张国焘所害。张国焘在鄂豫皖和川陕时,杀了很多老资格的高级干部,之后提拔的年轻干部资历太浅,这是第一个原因;他在草地搞分裂、另立中央,四方面军一大批人跟着起哄,也影响了中央后来对四方面军人员的看法和使用,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以及沙窝会议上增补为政治局委员的周纯全等人因此都没能进入中委。还有一个四方面军出身的徐海东,后来是一方面军,他没能进入中委主要是身体原因。

这次会上,井冈山出身的干部大量进入中委。仅红四军、红一军团出身的(不算朱毛)就有:林彪、罗荣桓、陈毅、邓小平、曾山、聂荣臻、谭震林、张鼎丞、谭政、刘晓、粟裕、宋任穷、张际春、罗瑞卿、张宗逊等十五人。不过,有三位一方面军的老同志何长工、罗炳辉、李卓然名落孙山,他们都是资格老、功劳大,只是在张国焘事件中表现不好,殊为可惜。另外还有一个陈光,绝对应该进入中委会的,他为何落选?这还是个谜。

(四)

本届中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华中新四军系统人数特别多,是各战略区里最大的一股。新四军的级别只相当于八路军一个师,也就是跟115、120、129师平级,华中也仅是我党六大战略区之一。但这次选举结果,八路军三个师发展起来的山东、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以及中央所在地陕甘宁几个大区,基本上都是大区级领导人进入中委,二级区进入的很少,只有王震、宋任穷、王维舟、万毅、张宗逊、陈赓、习仲勋区区数人,还都是候补中委。新四军则不同,它的每个师以及相应的二级军区都有负责人入选,而且颇多正式中委,比如一师的粟裕,二师的谭震林,三师的黄克诚,四师的邓子恢、刘子久,五师的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七师的张鼎丞,加上军部华中局负责人陈毅、饶漱石、曾山、张云逸,共有13人当选。(如果再加上刘晓、刘长胜、曾镜冰及南下支队的王震、王首道,就有17人。)新四军六个师(一师和六师是一个机构俩牌子)只有四师和二师师长没有当选,四师是因为彭雪枫牺牲,继任者张爱萍资历浅倒也罢了,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罗炳辉没当选最难堪了,主要是因为他在一、四方面军分裂时投张反毛太积极了,让代表们心存芥蒂。不过,后来把他提升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也算是另一种安抚吧。

新四军入选者多,应该是地盘大的缘故,八路军五个战略区也只有山西、河北、山东加上陕北三个半省,而新四军一个战略区就有江苏、安徽、湖北、河南三个半省加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部分地区,其中新四军五师还是由中央直接指挥的。而且在对外宣传上,新四军是和八路军并列的一支部队。

说到新四军,还有两支部队也应该提一下,一个是华南抗日纵队,一个是东北抗联。这届中央委员中没有这两支部队的代表,应该是个缺憾。

朱德在七大作军事报告时,是将华南抗日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列的,但华南抗日纵队并非一支部队,而是有七支武装,互不统属,其中最大的一支东江纵队,领导人曾生、尹林平都级别太低,所以就空缺了。

东北抗联当时已被打散,代表人物杨靖宇牺牲,残余部队退入苏联,应该没有代表人物了。不过,有一个人,如果当时被选入中委就有趣了,他就是崔庸健,后来的朝鲜元帅,国家副主席,当时任中共东北地委书记,也可以算代表人物吧。崔庸健是云南讲武堂毕业,朱德、叶剑英的学弟,周保中的同学,后到黄埔军校5期当区队长,可算是许光达、赵尚志、陶铸、宋时轮、张宗逊等人的老师。他1926年加入中共,参加过广州起义,当过抗联第七军军长。朝鲜光复后,他回国担任了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如果他在七大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还会回朝鲜吗?不晓得。

(五)

本届中委分类(大致)

中直(军直)系统负责人:林彪、徐向前、叶剑英、滕代远、罗瑞卿,李富春、蔡畅、陆定一、吴玉章、徐特立、王明、博古、王稼祥、陈伯达、古大存、陈郁、乌兰夫、王从吾

西北区+晋绥(陕甘宁晋绥联防):贺龙、谭政、王维舟、习仲勋、萧劲光、关向应、林枫、吕正操、张宗逊

华中区:饶漱石、张云逸、陈毅、郑位三、曾山、邓子恢、张鼎丞、李先念、谭震林、黄克诚、陈少敏、刘晓、刘长胜、粟裕、曾镜冰、刘子久、王首道、王震

山东:罗荣桓、黎玉、万毅

晋察冀:聂荣臻、程子华、李葆华、刘澜涛

晋冀鲁豫: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宋任穷、张际春、陈赓

大后方(南方局):王若飞、邓颖超

另外:李立三当时尚在苏联,廖承志、马明方尚在国民党监狱,陈潭秋已经牺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