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的中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1-18 14:13  阅读量:    字体【

(1938年4月—1941年)

陕甘宁边区原是一块文化荒漠,教育事业十分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党组织和革命政权的建立,落后的教育状况才有所改变。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后,特别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边区政府的努力下,使得边区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938年4月11日,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期4天。会议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联合筹备召开。陈立夫、宋庆龄、蔡元培、陶行知、邵力子、毛泽东、张闻天、郭洪涛等人为名誉主席团成员,成仿吾、刘亚楼、杨松、沙可夫、吕骥、周扬、艾思奇等为主席团成员。柯仲平主持会议,毛泽东、张闻天等讲了话。成仿吾作了关于国防教育意义的报告,教育厅长周扬报告了边区教育方针及实施情况,王若飞作了政治报告。会议通过了推广妇女教育、普遍建立新文字促进会、改善小学教师生活等多项议案。推定成仿吾、周扬、徐特立等29人组成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届执委会。这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贯彻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1938年4月15日,边区教育厅召开各县第三科科长联席会议,讨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具体计划、措施;4月25日印发《四至六月教育工作计划》,确定上半年增设240处小学和扩大8000名以上学生;另开办14所高级小学。7月份教育厅分别举办社会教育干部训练班和小学教员暑期研究班。8月15日,教育厅发出关于下半年小学教育工作的决议,确定下半年坚持改进质量为主的方针,并积极建立完全小学和模范小学;继续设法提高小学教员的社会地位,对他们普遍实行代耕制度;对好的教员要实行奖励。同日,教育厅公布《陕甘宁边区建立模范小学暂行规定》和《陕甘宁边区小学法》。《小学法》规定:边区小学修业期为5年,前3年为初级小学,后2年为高级小学,合称为完全小学。9月6日,教育厅又发出关于冬学问题的通令,提出本年内在边区开办400所冬学和动员6000名学生的计划,要求各县第三科举办冬学教员训练班,以解决冬学教员问题,规定本年冬学开办时间为11月1日至次年1月底。9月8日,陕甘宁边区中学举行开学典礼。该校教育方针是培养有民族观念,有民主思想,有抗战建国知识才能的革命的新青年。11月16日,教育厅向各县第三科科长发出关于改进与扩大小学工作的初次总检查的指示信,对各县改进小学质量和扩大数量工作进行了总结,要求未完成扩大学校和学生数目的县,必须继续进行此项工作;并强调建立正规化的学校生活,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办法,以便改进学校质量。11月17日,教育厅拟订20余条冬学标语,发给各县第三科,作为宣传和动员冬学的具体材料。冬学标语中有:“普遍的设立冬学,提高大众文化”;“开办冬学,消灭文盲,就是增加抗战的力量”;“人人要劳动,人人要识字,人人要抗战”;“不分男女都要识字,大家一同上冬学”;“娃娃们都进小学去,青年都到冬学来”。同日,教育厅还向各县社教指导员发出指示信,再次强调了社教指导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强调要纠正不深入基层的官僚主义作风,要求把社教工作切实搞好。12月,教育厅总结边区教育工作,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小学由去年的500余处扩大到今年的775处;学生由去年的9000余人增加到今年的15570人;建立完全小学17处,培养模范小学78处。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提出1939年的教育工作任务为:充实各县教育行政干部,提高教育行政效率;建立各县之教育基金;加强各学校的军事化与课外的抗战动员活动及生产活动;发展全民教育,扫除文盲;训练战时科学技术人才。

1939年3月2日,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发出关于冬学结束后加强社会教育工作的通令,要求冬学结束后,鼓励冬学学员转入小学、夜校、识字组,使其继续得到教育。3月3日,边区教育厅发出关于抽调和训练各县社会教育指导员的通令,要求各县社教指导员,在冬学结束后返回教育厅进行训练,以组织规模更大的社教工作指导团,到各县协助第三科工作。同日,教育厅还发布了《关于消灭文盲及实行办法》的通令,指出:为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边区人民每人识1000字的号召,1939年度要积极地对群众实施国防教育,大量扫除文盲;规定本年度要扫除文盲3万名左右,各机关、各学校都要担负扫除文盲的任务;为此要自上而下地造成一个扫除文盲的运动,于本年底举行一次各县的识字大检阅,考察各县扫除文盲的实在数目,酌量优劣,发给奖品。4月1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广泛开展文化教育工作,扫除文盲3万人。《新中华报》为此发表题为《为扫除三万文盲而斗争》的社论。

1939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公布边区《各县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奖励小学教员暂行办法》、《陕甘宁边区各县教育经费管理暂行办法》、《陕甘宁边区各县教育经费筹措暂行办法》。

《各县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规定:各地社会教育组织形式暂分为识字组、识字班、夜校、半日校、冬学、民众教育馆等六种。

《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之设立,初级小学须有学生25名以上,完全小学须有学生50名以上;初级小学如情况特殊,可变通办理,但学生不得少于15名。

《奖励小学教员暂行办法》规定:小学教员所主办之小学经审定为模范小学,或在国防教育实施中有新创造,或领导学生进行抗战动员工作有特殊成绩,或领导学生进行社会教育获得特殊成绩等条件者,均可予以奖励。

《陕甘宁边区各县教育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县教育经费由各该县第二科保管、第三科支配;由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审核,教育厅批准;同时,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及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及职权也作了规定。

《陕甘宁边区各县教育经费筹措暂行办法》规定:各县筹措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为:(一)该县原已确定为教育之常年花利收益;(二)处理违法行为之没收款或罚款;(三)学生自行生产之收益;(四)在自愿原则下向人民募捐之学款;还规定了筹措教育经费的办法。

同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召开第二届三科长联席会议,检查一年来各县教育工作情况,确定今后教育工作任务。教育厅长周扬作《一年来教育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报告指出,自去年第一届三科长联席会议以来,边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总数由去年的706处增至现在的883处;学生由去年的14027名增至现在的20401名;本年扫除文盲5万多名。会议确定今后要在巩固的原则下扩大学校数量,着重提高质量,并且要把改进师资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要继续整顿社会教育组织,充实民办教育馆,建立模范识字班和夜校、半日校;要抓好冬学工作。会议还通过了有关教育条例。

在中共中央的关怀下,在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边区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从幼稚园一直到大学专门学院,上学一律不收学费、教育费,在大专院校上学免费提供衣、食、住等条件。边区的人民或来边区的人,除汉奸外,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第二,除学校教育外,还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普及教育,如兴办了适合老百姓的生产与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教育(冬学、识字组、剧团等),对党、政、军、经济、文教等工作人员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文化、政治、业务教育,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使得一般老百姓和广大干部,都可以普遍地受到教育。

从学校教育看,1937年春,边区有小学320所,学生2000人,到1940年小学发展到1342所,学生41230人。在抗战前边区只有三所中学,1937年初在延安成立了鲁迅师范。1938年9月8日,在延安成立边区中学。1939年9月6日,边区中学和鲁迅师范合并改成边区师范。1940年9月成立陇东中学,并接受米脂中学(其前身是1926年成立的三民二中,1939年改为省立米脂中学),接着又成立了三边公学。从社会教育看,据统计,1937年边区创办冬学382所,有学员10337人。1939年,有识字组3852个,组员24107人;夜校535所,学生8086人;半日校202所,学生3323个;冬学643所,学生17750人。1941年,有识字组1937个,组员12259人;夜校505所,学生7907人;半日校393所,学生5990人;冬学659所,学生20915人。平均每450个人中有一个读报组,有秧歌队949个(平均1500人有一个秧歌队)。有自乐班114个,皮影戏62班,旧戏25班。板报668块;出版各种报纸、杂志六七十种(平均每70人有一份报)。边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使边区成为了社会教育的大学校。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