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1943年11月)
中共中央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和建设边区的迫切需要,于1940年8月决定以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为基础,创办我党历史上第一所理工农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日本侵略军占领武汉、广州之后,增兵华北,对国民党采取了诱降政策;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使边区的财政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困难。面对这一形势,党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发展边区经济的方针。为促进边区生产、保证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成功,中央于1939年5月在延安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其主要任务是协助边区发展工业生产。研究院成立不久,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摩擦活动的加紧,外来科技人员、知识分子日益减少,给边区的科技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中共中央接受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决定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建为自然科学院,院址设在延安南门外杜甫川,李富春任院长,陈康白任副院长。该院由中央文委领导。
1940年9月1日,延安自然科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并正式上课,同年12月,徐特立接任院长。学院由院长、副院长、各处处长、各系主任组成院务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学院按照当时及长远的需要设置学科和课程,大学部分有物理(后改为机械)、化学(后改为化工)、生物(后改为农业)、地矿(后因师资不足合并到化工系)4个系,分别由阎沛霖、李苏、乐天宇、张朝俊担任系主任。大学部分学制原定为2年,1941年改为3年(因寒暑假短,实际上等于4年)。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外语、政治等基础课;二三年级按各系情况学习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的教材主要选用正规大学规范性英文版教科书。除大学部外,学院还设有预科(高中)和补习班(初中),以解决学生来源问题。
在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上,自然科学院以“培养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的专业人员,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人才”为目的,要求学生“既是技术的专家,又是革命的通才”。
但是,自然科学院从筹建到“整风”期间,在“要不要办”和“如何办”问题上,院内外一直存在着争论。一种意见认为边区经济落后,没有太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用不着高深的理论,根本不需要办大学。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如果要办大学,就要办国统区那样的正规大学。在学院的培养目标、学科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上也有争论。其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当时边区的需要,办短训班培养初、中级专业干部,还是为了适应建国的需要,办正规大学,更是为了培养有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二是在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上,要侧重理论还是侧重应用。
针对上述争论,徐特立从1940年12月到1942年7月,在《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祝“科学园地”的诞生》、《抗战五个年头的教育》等文章,系统阐述了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必要性和学院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整风运动中,徐特立发动全院师生进行大讨论,总学委、中组部、中宣部、工业局、建设厅等25个单位也参加了讨论。经过讨论,意见大体趋向一致。1942年10月30日,徐特立对这场讨论进行总结。他指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培养能独立工作的科学技术干部,给他们以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至于有些同志提出的要‘博’、要‘专’,不是学校能单独解决的,还必须到社会上去钻研,到实际工作中去长期锻炼。”徐特立经过与各方面协商,制订了一个既照顾现在,又照顾将来,既抓住中心,又照顾全面的教学方针改革计划。按照改革后的教学方针,调整了学科,更多地加强了实践环节,比较正规地开展了自然科学的教育工作。
为了建设和发展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徐特立于1941年10月提出了科学教育机关、科学研究机关和经济建设机关三位一体是科学正常发育园地的思想。他认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应与军工局、建设厅所属的工厂、农场密切联系起来,由这些单位共同组成一个“学校管理委员会”,使学校可以按照工厂、农场等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自然科学院十分重视实践,除学院附设的机械实习工厂、化工实习工厂、玻璃厂作为实习基地外,师生们还采取各种形式参加边区的经济建设。如地矿系承担了边区一些铁矿、煤矿资源的勘测;地矿系教师武衡组织的边区地质考察团,从1941年至1942年先后考察了延长、延川、安定、安塞、甘泉以及关中等地的地质构造,矿产分布及储量,为边区发展工业提供了条件;生物系师生进行的南泥湾开发考察,为三五九旅的屯垦提供了科学依据。
延安自然科学院既是边区自然科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又是边区自然科学学术活动的中心。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第一个自然科学学术团体——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就设在这里。科学院许多师生参加了该会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并有武衡、阎沛霖、聂春荣、李苏、乐天宇、黎雪、武可久等同志分别担任了研究会中地矿学会、机电学会、化学学会、航空学会、土木学会的负责人。1941年8月,自然科学研究会在自然科学院的科学馆召开第一届年会,到会学者和科技人员竟达300多人。为了交流学术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探讨边区建设问题,自然科学研究会在《解放日报》开辟了《科学园地》专栏,阎沛林、武衡担任专栏主编,自然科学院师生竞相在专栏上发表文章。
1943年11月,自然科学院从杜甫川迁至桥儿沟,并入延安大学,成为该校的一个独立学院。
延安自然科学院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的年代创办和发展的。它的建立,对推动边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