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根据地南梁苏区的开辟

来源:  作者:张 策  时间: 2022-08-23 16:15  阅读量:    字体【

1933年,我任中共高陵特支书记,在三原中心县委的领导下,我们领导高陵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为红军部队输送战士、购买子弹、传递情报。因为我们执行当时一套“左”的斗争政策,组织暴露,王泰吉起义失败的同时,敌人来抓我,三原中心县委就介绍我和郭炳坤(渭北中学党支部书记)同志去照金苏区。

郭炳坤是学生,穿一身学生服,我穿一身农民服装,从三原出发,夜宿耀县。第二天,我们冒着倾盆大雨出了耀县北门,顺着成榆公路北行。我们发现大雨路上无人,即刻由泥阳(泥沟子)上原,一直走到柴场子,在赤卫队员帮助下吃了一顿饭,把身上仅有的五六十个铜钱全给了这家。饭后,这位赤卫队员带路,我们上了高山槐见到了红军。然后随红军从高山槐到了陈家坡。由于雨大路滑,不知跌了多少跤,衣服破了,鞋子丢了。但是我俩总算是找到了红军真象到了家里一样。一下解除了被捕、掉头的恐惧,心里特别高兴。在此见到了许多熟人,有陈学鼎、王伯栋等。

三四天后,在陈家坡,召开了陈家坡会议,我们新到,没有参加这次会议。听说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高岗、张秀山、张邦英、张仲良、黄子祥、陈学鼎、王伯栋、李映南、李妙斋等。会议的中心问题是“部队分散活动,还是集中行动”的问题。在当时形势下,部队集中统一指挥是正确的。红二十六军二团已经南下失败,红四团在渭北站不住脚,王泰吉起义遭到失败,都退到了照金山区。现在应当建立新的主力、新的拳头,这对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关系极大。

陈家坡会议,成立了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王泰吉、政治委员高岗。总指挥部的成立,为以后恢复红二十六军打下了基础。

陈家坡会议以后,我被分配到王泰吉起义部队组成的义勇军三大队当经理员。我的任务是,每到一地,为部队筹集给养,先弄粮食,弄好后分派给老百姓磨成面,然后收回分配给部队。还要分派杀猪、弄肉、弄油,供给吃饭。干了不到一个月,调我到政治部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又调任平子游击队的指导员。

九月初,刘志丹、王世泰、吴岱峰等同志在地方党组的掩护下,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照金。

刘志丹回来以后,他指挥部队打了很多胜仗,树起了红军的威势,扩大了照金根据地。后来敌人调兵遣将,乘我军主力到外线作战的机会,以重兵围攻我照金革命根据地。经过激烈的战斗,照金根据地终于失守了。

正在外线作战的主力部队得知薛家寨失守的消息后,面对严峻的现实,部队转战到包家寨,召开会议,研究今后的工作任务。会议提出了创建新的陕甘边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恢复和扩大红二十六军的号召,决定成立四十二师,组织三路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第一路以安定为中心,在清涧、绥德等地活动;第二路以南梁为中心,在华池、庆阳、合水、赤安、中宜、安塞等地活动;第三路以淳耀为中心,在三水、淳化、宁县、正宁、彬县、铜川等地活动。

三路游击队在刘志丹的统一指挥下,以南梁为中心,从1933年至1934年,先后攻占旬邑、长武、合水、西华池等地。红四十二师已发展到5个团:为红三团、骑兵团、红二团、红一团和抗日义勇军。1934年初,二路游击指挥部成立后,我为经理处长,管理后勤工作。

葡萄沟门战斗以后,部队开到了二将川,召开了四十二师党委会议,作出两个决定:一个是同意王泰吉离开部队,去搞兵运工作。当时王泰吉的理由是在这个地区打游击发展太慢。要求到杨虎城那里再去活动一些人,发展红军。后来,王泰吉一到通润镇,就被他的老部下、通润镇民团团长马云从逮捕,杀害于西安。另一个决定是调我离开部队,以师委特派员的身份到南梁地区创建根据地。

我离开部队时,四十二师师长是王泰吉,政治委员高岗,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黄子文,政务科长张秀山,组织分配科科长张策,宣传鼓动科科长龚逢春。

我到南梁以后,就在当地群众中活动,村村开会,村村讲演。接着习仲勋也来了。我们一同在南梁郑大爷家里过完春节(1934年春节)。经过一春的工作,农民联合会、赤卫队、贫农团、雇农会等在以南梁为中心的几条川里相继成立。1934年2月25日,在南梁马大爷家的院子里召开了农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约100多人,恢复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李生华、副主席习仲勋,土地委员长张步清,肃反委员长贾生秀,财政委员长杨玉亭,军事委员长边金山,粮食委员长呼志录。

两三个月以后,又恢复了陕甘边特委。张秀山任特委书记,委员有刘志丹、习仲勋、张邦英、龚逢春和我等人。

当时,特委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认为苏区越大越巩固。所以,就集中力量扩大苏区。马文瑞在苏区的东部临镇,向中宜地区一带发展;我以保安为重点,向安塞、庆阳、合水等地发展。

1934年下半年,南梁根据地已初具规模,我们又开始了赤安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当时,国民党保安县政府在永宁山上,县城驻有军阀井岳秀的1个营;旦八寨是大土豪曹俊章和他的儿子、叛徒曹继之的巢穴;金鼎山被豪绅袁成章盘踞着;独霸洛河上川的张廷芝更是一条反动透顶的地头蛇。我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创建赤安县的苏区。

1934年秋天,在特委领导下,我单枪匹马来到保安县,由南梁郑大爷带路,经过义正川、麻地台川、何家川,开始了赤安根据地的开僻工作。初到异地,人地两生,我就从认识人,熟悉地形做起,然后,一片一片召开群众会议,宣传革命道理,揭露反动政府、豪绅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罪行。在群众有了革命觉悟的时候,就组织群众建立基层的农民联合会,后来还组织农村的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雇农工会和贫农团。要创建苏区根据地,就必须把群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当时,我们特别注意扩大苏区,因为没有干部,就组织苏区群众积极分子参加开辟村庄的工作,不断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永宁山的民团、旦八民团以及金佛坪张廷芝多次派部队袭击我们,但都以失败告终。

1934年11月6日,在华池县的荔园堡召开陕甘边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赤安县选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并集合了上千名赤卫队员手持各种武器参加革命武装的检阅。苏维埃代表的产生,是有阶级路线的。当时将农村的阶级划分为雇农(无产阶级)、贫农(半无产阶级)、中农(小资产阶级)、富农和地主。为了保证无产阶级在苏维埃政府中的领导作用和骨干作用,对苏维埃代表的选举作了明确规定:雇农每5人选举一名代表,贫农每10人选举一名代表,中农每20人选举一名代表,富农没有选举权。地主是农村的封建阶级,是革命的对象,是要彻底消灭的阶级,没有选举权。这样,保证了贫雇农在苏维埃政府中组织上的优势。1934年十月革命节那天,正式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财政委员长杨玉亭,文教委员长蔡子伟,秘书长张策。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了几项工作:①在南梁荔园堡设立集市,促进了当地的商品交换,改善了群众生活;②发行货币。在木板上刻成版后,以布代纸拓印,然后用油一涂,即成苏区货币,与当时的银元等价。由于当时粮食便宜,商品经济不发达,这种货币发行量不大。③在荔园堡附近动员了四五十个小孩,建立了列宁小学,使这个地方第一次有了学校,影响很大。

当时,在军需给养的负担上也是有阶级政策的。革命政府和红军的给养主要放在地主和富农身上,对地主的粮食、牲畜和土地要彻底没收,一是留给红军作给养;二是分配给贫苦群众。但还给地主一份土地,使他们自耕自给:对于富农只没收其封建剥削的部分,即废除他们所放的高利贷,没收他们出租的土地和出租放养的牛羊。政府干部和红军在地主家里吃饭是不付钱的,而对于中农、贫农则是秋毫无犯,在中农、贫农家里吃粮吃菜和烧柴都要从优付钱。实行这种政策,影响很大。凡是红军游击队所到之处和干部活动的地方,广大群众都是安心的,对我们毫无恐惧的表现。只有地主豪绅、恶霸非常惧怕我们,因为我们不仅要没收他们的土地财产,而且对民愤很大的一方之霸还要杀头。这就是游击战争和根据地初创时期的情况。

在广泛的群众运动中,发展了一些积极分子入党,如贺满朝、董志良、赵玉文、吕文华、王耀华等。但是,在我还在赤安县时,还没有条件成立县委。1934年秋,成立了赤安县苏维埃政府。政府主席赵玉文(后边金山、袁万祥接任),我担任政府秘书。

1935年,在刘志丹的指挥下,主力红军在赤安县的外围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占领了安定、延川、延长、安塞、靖边等县城,解放了大片的农村,使陕甘边区和陕北苏区连成一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