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西华池战斗

来源:《甘肃党史资料通讯》,1984年第5期  作者:张秀山  时间: 2016-11-19 15:02  阅读量:    字体【


由于福建事变影响,1934年春节后,国民党陕军对红军的进攻停顿了一个时期。我26军42师在淳化、旬邑、正宁平原上开展群众工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大约3月底,师党委开会讨论军事计划时,刘志丹提出:乘这个时机应积极向反动势力进攻。1934年3月底(阴历二月底)到4月中旬,我26军42师在志丹的正确指挥下,主动出击,采取积极进攻的战略,从照金地区出发,边走边打,在半个月内,打了9个胜仗。这对陕甘边区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起了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新的经验。

我们26军42师在关中地区经过一段训练和做群众工作,得到了休整和补充。在淳化,原42师把红4团改编为骑兵团,红4团在三原改编时没有马,以后逐渐补充马匹,一个连一个连地改为骑兵;把少先队(队长杨丙有)拨给红3团,和红3团的少先队合并成一个较充实的少先队。那时,42师师长是刘志丹,政委杨森,有两个团:我是骑兵团政委兼师党委书记,团长是赵国卿;红3团团长王世泰,政委李映南(后跑了,由黄罗斌担任)。1934年13月底,42师从照金根据地出发,向北一路上连续打了瑶区、小石板、店头、五里镇四仗,消灭了当地的反动民团。然后,顺着张村驿、黑水寺过太白北上到东华池。黑水寺座落在河川中矗立的高石山上,上边住着民团,因地形险要,很不好打。我们采取争取寨子里民团保持中立的策略,路过黑水寺寨子下边时,给民团去信说,我们路过此地,不打你们,你们也不要打。所以,我们从河川的街上过去,双方没有打。

到了东华池休息了一天,刘志丹集合部队作出发前讲话,当地老百姓也有不少人参加。志丹公开说,部队准备向陕北安塞、安定进攻,有意把这个消息走露给敌人,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部队出发,在荔园堡川里和第2路游击队及赤卫队会合。这时,南梁根据地已初具规模,第2路游击队总指挥是杨琪,政委高岗。当时第2路游击队只有庆阳、合水、保安三支游击队,刘景范是保安游击队队长,杨培盛、王子林分别是庆阳、合水游击队队长。第2路游击队和赤卫队召开了欢迎大会,热烈欢迎主力红军,部队和当地群众都很高兴。以后,我42师就和第2路游击队一起向北走,经小蒜川到刘家砭后,即向西封锁消息。第二天,部队就折向西走,经过三道川,一天打了两个胜仗。一仗是在三道川的蔺家砭,打掉张廷芝的一个营(新成立的,人不多),消灭100多人。师部和红3团住进蔺家砭,骑兵团沿川里以迅速动作赶到崖窑,消灭了张廷芝的一个骑兵连(40—50人),缴获全部枪支、马匹等,这是这一天的第二个胜仗。骑兵团根据志丹的交代,打下了崖窑后,即封锁了向西的交通。

第二天,全师出发过山,在高桥的高区长家抓了几个土豪。高区长是当地最大的地主,道沟的地都是他一家的。我们保安游击队知道他正在给其父过周年,他家有103口人,门上挂着一幅匾:“五世同堂”。请的客人很多,其中有几个地主。头天晚上我们住在隔山东边的崖窑,他都不知道。我们派了几个便衣化装成要饭的,身上藏着手枪。他家有3个大门,我们一个门口站着一个“要饭”的。部队从山上走来,高家做周年的人们看到了,赶快叫嚷:“红军来了!快跑吧!”一时大乱。我们扮成“要饭”的便衣掏出手枪,堵住大门,不准已乱作一团的人们出门,没有打枪就抓住了5个老财土豪,都是我们计划抓的,其中包括高区长。他家准备好的客饭正好做了我们的午饭。部队没有休息,走的走,吃的吃,继续向西,到了园城子打了一仗,把谭世麟在街上的民团消灭了。园城子是小街道,斜对面是刘家堡子,谭世麟就住在堡子里,我们一部分包围着堡子,骑兵从刘家堡子下边的沟里过去,一冲就到了下川的李家梁村子,消灭了住在村里的谭世麟民团一个骑兵连,缴获马四五匹,枪支几十支。这一天又打了这样两个胜仗。在围刘家堡子时,志丹笑着说:“谭世麟这时在堡里又‘排侃’(陕北土话:吹牛、说大话)起来了。”当晚我们就住在园城子下川。第二天部队出发,经过五蛟堡子(那时还没驻有民团)上山向合水走,到离合水不远赵家塬一带住下。

经过一晚休息,第二天一早天不亮部队就出发,从合水县城西边过时,看见城墙上有很多人,其中有老百姓,也有敌人,我们从北塬下来上了南塬,没有理会他们。走到西华池时,已到中午时分。部队刚刚住下,正准备做饭,敌王子义团就追了上来。原来王子义住在庆阳,他派了一个团副带着两个营向东山里追我们没追到,我们声东击西打了园城子,他们非常害怕我们接着打庆阳,所以王子义派人连夜送信,调这两个营回合水再转回庆阳。到合水县城后,他们很疲劳。我们从合水县城西过去时,他们发现了我们,随后就赶来了。他们的兵力600多人,有一个团部直属机枪连和两个营,共7个连队,与我们的兵力相等。我骑兵、步兵也是7个连队,我们骑兵团经过上述几仗,缴来许多马匹,3个连很充实了。

西华池是座破旧的小城,师部和3团住在堡子里。我们骑兵团住在东门外骡马大店。大店有两个大院子,前边有门,但后边没有墙。我们刚住下,正在休息,有的卸了鞍子,有的还在遛马。我们团部住在街道上一孔窑洞里,我正在洗脚,听见哨兵打枪,知道是敌人来了。我说:“老赵(赵国卿团长),你先去集合队伍,我马上就来。”我赶忙穿好鞋袜出来上马就走,见志丹站在东城墙上喊:“秀山,快带上骑兵从后边冲!”我赶到骡马大店见赵国卿正在集合骑兵,就说:“老赵,志丹命令我们骑兵团向敌人侧后冲。”这时,3个连的连排长及大部战士已上马。赵国卿下命令后,我们带着骑兵一起冲上去,马踏刀劈,吓坏了敌人。当时,3团在正面已经和敌人打上了。我们骑兵一冲,配合了3团,把敌人压到了沟里,有的敌人已经交枪,有的正跳坡逃窜。我骑在马上,站在沟边往沟里看,只看到一片黄尘,看不到人,听见我们战士高喊:“缴枪不打人!”不一会儿,就看见战士们把俘虏押上来了。这一仗基本上把敌人7个连全消灭了,俘虏敌人近500人,除团副几个人跑了外,大部分都抓住了。缴获德国马克沁机关枪两挺,迫击炮两门,炮弹几十箱,步枪、盒子枪500多支,骡、马几十匹(马是军官团的,骡子驮炮和机枪),子弹也不少。我们伤亡很小,骑兵团只牺牲了两个同志,一个是排长李守成,他打仗勇敢,喜爱穿好衣服,骑好马,他牺牲时,马也受伤了;另一个是班长安子正。3团也只牺牲了两三个同志。仗打得很痛快,从哨兵打枪到沟里抓上来俘虏,时间前后大约1小时。

在两军兵力装备大体相同的条件下,西华池战斗为何胜利得这么快?总结起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刘志丹、杨森等同志下决心快,下达战斗命令快,指挥正确。发现敌人后马上命令3团在正面利用破烂的旧城墙和城外的有利地形占领阵地,用猛烈火力压制敌人,使敌人展不开兵力,进不了街道;又同时命令骑兵团从侧后冲锋,待骑兵团一打敌侧后面,3团即发起反攻,骑兵步兵协同作战,配合很好,很快就把敌人冲垮,胜利解决战斗。

第二,我们部队连打胜仗,士气很高,战斗情绪旺盛。部队的战斗作风是猛打猛冲,特别是骑兵都是一马两件子(一支枪、一把大刀)。一些指挥员和战斗英雄还是一把大刀,一把自来德枪,武器比较精良,战斗力强。创造了速战速决、消灭敌人的条件。

第三,敌人的指挥官犯错误。战斗结束后审问俘虏,俘虏的官兵都说没想到你们打得这么猛。一开始敌前卫营营长对团副说:“前边就是红军,部队赶快展开吧?”可是敌团副说:“赶快走!等你展开时,红军就跑了!”因此,敌人是以行军队形到了我们3团的阵地前沿,不但前卫营没展开,后卫营也没展开,就被我军消灭了。敌人的兵力、火力都没有用上。如果敌人把两个营展开,占领宽大正面的阵地,大炮摆在后面,那么我们要消灭这些敌人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之所以敌人违反最起码的军事常识,主要原因是敌人指挥员看不起我们红军的战斗力。敌俘虏说:“出发前,团副要求每个士兵抓一个红军来,有的连队每人发了一条绳子。”另外,敌人从庆阳出发到合水以东的山里,又返回到合水,连续几天行军,被我们拖得非常疲劳,大大影响了战斗力。军事学上常讲,骄傲的指挥官,疲劳的士兵,必然要全军覆灭。

以上三条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刘志丹下决心快,及时抓住敌人的弱点,正确部署,迅速下达命令,这是决定的因素。敌人指挥错误是我军胜利的次要原因。即使敌人按其战术及时展开,不犯战术错误,遇到我军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术和我军这样猛打猛冲的战斗作风,也要败在我军手下。当然如果敌人不犯错误,我们取得胜利付出代价要大一点。而我军正确战术的运用和勇猛战斗作风的形成,是志丹多年来艰苦奋斗,进行军事政治教育的结果。刘志丹指挥西华池战斗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显示出他的军事才能。他治军严谨,热爱战士,善于管理,教育部队,培养部队的优良战斗作风;他在战斗中又能抓时机,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迅速地下达战斗命令,所以我军屡战屡胜。志丹得到了全体指战员的信任和西北人民的崇敬,在西北红军和人民中具有崇高威信,不愧是“一个一向胸怀大局、具有崇高品格的领袖人物”。

(原载《甘肃党史资料通讯》,1984年第5期)

 



上一篇:  

下一篇: